制革廢水由強堿性的浸灰脫毛廢水和弱酸性的鞣革廢水組成,廢水中含有高濃度的鞣料、氯化物、硫化物、表面活性劑、化學助劑、油脂、蛋白質及SS等污染物;混合廢水呈堿性,外觀渾濁,有難聞氣味,水質水量隨時間變化很大。制革廢水的可生化較好,一般均可采用生化法處理。但廢水中常含有硫化物和鉻離子,會對微生物產生抑制,故要充分重視預處理的作用,所以在制革工業(yè)廢水處理中,一般均采用“物化—生化”組合工藝。
不同的制革廢水,要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,以期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。如制革廢水中含有過高的鹽類物質,容易對微生物的活性產生抑制,所以,選擇耐鹽性較強的低負荷活性污泥法,還是選擇耐鹽性較差的中負荷生物膜法,要權衡利弊后確定;一般制革廢水的生化性很好,但制裘皮的綜合廢水,BOD/COD的比值在0。2以下,而COD的含量并不高,當采用接觸氧化法處理時,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,所以蕞好在廢水處理工藝中,加一道水解酸化,以提高其BOD/COD的比值。
本文為漓源環(huán)保小編收集整理的資料,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廢水處理工程技術或獲得廢水處理的定制方案
請聯(lián)系漓源環(huán)保工程師:辛工13580340580;張工13600466042
制革廢水處理中應用較多的生物工藝,包括氧化溝、SBR及接觸氧化法。氧化溝為低負荷活性污泥法,它采用較低的容積負荷和較長的停留時間,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好,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,但占地面積大,所以對于中、小型制革廠,這種工藝并非蕞佳選擇;SBR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,采用間歇進出水的方式運行,具有很大的靈活性,并具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,出水水質好、運行費用低,且不易發(fā)生污泥膨脹,適用于水質水量隨時間變化較大的制革廢水的處理;接觸氧化法為膜法處理工藝,主要是通過設置在氧化池中的彈性填料,來保持更高的生物污泥濃度,促進污染物質的去除,它具有占地面積小、處理效果好、不易發(fā)生污泥膨脹等優(yōu)點,但是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。所以要針對不同的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,并綜合考慮占地面積、基建費用和運行費用等因素,選擇合適的生物處理工藝。
傳統(tǒng)的制革廢水處理技術是將各工序廢水收集混合,一起納入廢水處理系統(tǒng),但由于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鉻離子,極易對微生物產生抑制作用。所以目前比較合理的是“原液單獨處理、綜合廢水統(tǒng)一處理”的工藝路線,將脫脂廢水、浸灰脫毛廢水、鉻鞣廢水分別進行處理并回收有價值的資源,然后與其它廢水混合統(tǒng)一處理。
國外一般都采用這種處理工藝,國內許多廠家也設有分別處理的系統(tǒng),但疏于運行和管理,實際效果不佳,而且對于小型制革廠,如采用這種方法,工藝流程長、費用高,所以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進行集中處理。
結識漓源環(huán)保,20年經驗注冊環(huán)保工程師一對一服務,確保每個項目達標排放。
詳詢水性樹脂廢水處理方法電話:4000-818-718